第五百六十六章 雄藩崛起(1 / 1)
幕府從來沒有實現過真正的統一,底下的大名們還都是在各自為政,幕府最大也就是個帶頭大哥的角色。【本章節首發-愛-有-聲-小說網,請記住網址(www.aiyousheng.com)】不過好容易憑藉著自己的拳頭,爭到了大哥的位置,德川家當然要好好的歸攏一下自己的小弟們。
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將軍在位的時候,為了進一步鞏固幕府權威,削弱各地藩主的勢力,創立了「參覲交代」制度。所謂「參覲交代」,是指各地大名都必須在江戶城下町購置宅邸,把妻子兒女安置其中,作為交給幕府的人質,大名本人則一年在領地視事,一年住在江戶,輪番交替(關東地區的大名則每半年輪替一次)。大名們千里迢迢前往江戶侍奉將軍,於路的儀仗開銷,住在江戶的生活費用,全都必須自己解決,幕府毫不補貼,財政負擔由此變得非常沉重。德川家光將軍正是利用這一制度來削弱各藩的經濟實力,使他們再也無力與幕府相抗衡。
「參覲交代」這個損招雖然好,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也變得漸漸壓不住底下的大名們了。所謂的新政府軍,並不是天皇小哥自己拉起來的隊伍,主要還是以藩兵為主,他們的主人全都是德川家的老熟人。薩摩、長洲、土佐、肥前,這些西南強藩的崛起,把二百多年前的島津氏、毛利氏、德川氏的矛盾,又給帶到了現代。
先說薩摩的島津氏,戰國末期,這一古老的家族驟然膨脹,兵鋒所指,幾乎統一整個九州地區,但隨即就敗給了豐臣秀吉的西海遠征軍,被迫龜縮回薩摩、大隅兩國。島津惟新齋(義弘)時代,還想趁著東西對立混水摸魚,結果在關原大戰中損失慘重,淒悽惶惶逃回本城鹿兒島。德川家康勒令麾下諸侯討伐島津氏,惟新齋的兒子忠恆,費盡心機才勉強保住領地不被改易。
之後僻處日本最西南端的島津氏,就開始了在和平時代的艱難掙扎,所面對的最大敵人也從外患變成了內憂。薩摩國土地貧瘠,社會結構也比其他藩落後得多,存在著大量亦農亦兵的所謂「鄉士」,即使經過整個江戶時代都沒能真正完成兵農分離。那麼多武士,哪怕是下級武士,也是一樣想要領俸祿,想要吃飯。島津氏除了打過一下琉球國外,又別無對外擴張的可能,因而搞得經濟拮据,財政數度瀕臨破產。當然,這裡面也有德川幕府的「功勞」,大名的「參覲交代」制度對距離江戶越近的藩損害越小,越遠的損害越大,最遠的島津氏當然吃的苦頭最多。
在寶曆三年,幕府下令島津氏出錢出工治理木曾川,家老平田靭負扛下了這個重擔,率領數千人前往濃尾地區去搞治水工程。在幕府所派遣的官吏的策劃和監督下,薩摩人辛苦勞作,終於圓滿地完成了任務,然而事後一算開銷,卻是個根本無法負擔的天文數字。於是平田靭負引咎自殺,藩主島津重年(久門)也於不久後憂憤而終。
繼承島津重年擔任薩摩藩主的,乃是其子島津重豪,重豪一繼任就致力於刷新政治,並且制定諸項改革措施以緩解財政危機。因為這個時候再不下決心搞改革,島津氏簡直就要活不下去了,全藩對外輸出糧食和物產,每年的收入是十五萬兩,可是所背負三都(大坂、京都、江戶)豪商的借款竟然高達五百萬兩,年息超過二十五萬兩!當真是寅吃卯糧也根本無法償還。
為了培養人才,革新政治,島津重豪設立藩學進士館和醫學館,瞞著幕府輸入和研究蘭學。他的努力很快就收到了效果,大群中下級武士成長起來並得到重用,為薩摩藩的復興盡心竭力,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其中最負盛名的乃是調所廣鄉。
調所廣鄉在文政十年出任大目付一職,基本上掌握了藩中實權,他隨即就展開一系列改革措施。首先,廣鄉利用威逼的手段,迫使債權人同意取消年息,允許島津氏在二百五十年內分期償還五百萬兩的債務。其實這種賴息賴賬的手段幕府也多次搞過,莫不造成嚴重的金融危機,只是調所廣鄉沒有像幕府老中們那樣專橫霸道而已。當然也是因為以他的身份地位,想專橫也專橫不起來。他承諾讓債權人中的三都豪商獲得薩摩特產品的*權,同時允許債權人中的藩內商人可以繼承武士的家業。這樣又打又拉,終於暫時把所背負的龐大債務包袱給卸了下來。
賴息賴帳的同時,調所廣鄉下令在薩摩南方地區大面積種植經濟作物,由藩壟斷砂糖的外賣,此外他還秘密增加通過琉球和中國的貿易額,逐步地重建了藩的財政。不過紙里終究是包不住火的,秘密貿易最終被幕府查知,幕府派人前來責問,為了避免連累藩主,廣鄉把責任全都攬在自己身上,於是切腹自盡。
調所廣鄉雖然死了,秘密貿易雖然暫時不能再搞了,但薩摩藩卻一直延續著廣鄉的諸多「殖產興業」的政策,不但徹底擺脫了財政危機,還大量引進西洋式先進武器,開始整頓軍備,擴充實力,最終得以重新雄霸西海。
薩摩有調所廣鄉,相對的,長州則有村田清風。所謂長州,指的就是戰國時代的安藝毛利氏。關原合戰後,毛利氏的領土遭到大幅度削減,只剩下了周防、長門兩國。然而因為此地扼守瀨戶內海的出海口,商品交易自古就很活躍,所以雖說是幕府歷來打壓的重要目標,雖說有大群家臣需要養活,過得多少還算比薩摩藩要富裕。
為了提升經濟實力,長州藩很早就開始對紙、蠟、藍等特產品實行了*制,因為藩吏經常強行低價收購農民的上述特產,並且控制商品流通,導致十九世紀初期藩內暴亂不斷,尤其是天保八年,爆發了六萬多農民參加,延續整整三個月的大暴動,農民們要求取消*權,降低年貢比例,並使商品流通自由化。長州藩主毛利敬親受此壓力,被迫起用俸祿五十石的中級武士村田清風主持藩政,展開全方位的改革。
村田清風曾在給毛利敬親的上書《流弊改正意見》中,闡述了「肅正綱紀」、「啟用人才」、「改革教育與兵制」、「刷新文武」、「振興產業」五條原則。他上台以後,聘請豪商中野半左衛門、白石正一郎等人參與對商品流通的管理,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其實類似手段田沼意知就曾經搞過,但在重商的同時深刻損害了中下級武士和平民的利益,村田清風又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原來清風在支持豪商的同時,為了救濟貧困的中下級武士,宣布由藩政府分三十七年代其償還一切債務,同時鼓勵武士們勤修武藝和學問。對於城市貧民和農民,他放寬了對「長州四白」(米、鹽、蠟、紙)的*限制,並且允許棉花和棉布自由流通,同時免除新墾荒地的年貢,作出了一定讓步。就這樣,僅僅花費了五年的時間,原本長州藩高達八萬五千貫的外債已經償還過半,而藩內局勢也逐漸穩定了下來。
村田清風在重建長州藩財政的同時,還大力培養和提拔有才能的中下級武士,提倡蘭學,購入新式武器,強化了長州的軍事力量。天保十四年,毛利敬親在羽賀台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出動總兵力達一萬四千人,士氣高漲,裝備精良,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除薩摩、長州兩藩外,土佐高知的山內藩、肥前佐賀的鍋島藩、常陸水戶的御三家之一,等等,很多諸侯也都進行了大同小異的改革措施。天保年間以前,改革大多是由上至下的,幕府怎麼改,各藩也就有樣學樣,幕府改革失敗,各藩只有輸得更慘。而在寬政改革之後,各藩看到幕府江河日下,於是單起爐灶,汲取教訓,在自己領內實行了一系列真正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相比這些藩的改革來說,幕府的天保改革就是一個大笑話。
成功的改革都有其共同點,那就是大力發展商業,重建藩政府的財政,同時提拔和重用中下級武士,靠攏豪商和富農,以這些人替代譜代重臣成為藩政府的核心力量。關西的很多諸侯因為重臣勢力在太平年代逐漸衰弱,而使得這種改革雖未必一帆風順,卻也水到渠成,而關東很多諸侯,尤其是幕府的親藩、譜代,卻因為守舊勢力過於強大而最終鎩羽而歸。比如水戶藩,藩主德川齊昭素有「賢君」之稱,但他力推的改革措施卻逐一失敗,毫無起色。
就這樣,西南雄藩的逐漸崛起,不可避免地會動搖江戶幕府的統治,恰巧在這個時候,列強們也殺入了日本國內——波瀾壯闊的幕末維新運動就此掀開了序幕。【本章節首發.愛.有.聲.小說網,請記住網址(www.aiyousheng.com)】
第五百六十六章 雄藩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