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記錄 |

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話的誕生(1 / 1)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

    <>咸豐一咽氣,果興阿陪著哭了一鼻子之後,便頭也不回的跑了。雅文言情.org肅順和懿貴妃在咸豐的遺體旁嚎哭了一會之後,便紅著眼睛揮舞著印章和遺詔準備開戰,果興阿才沒興趣留下來給他們當裁判呢。

    從大行皇帝咸豐駕崩之時起,以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協辦大學士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就正式接收了皇帝的權力。載垣和端華做主,還給他們自己安了個新名目,叫做「贊襄政務王大臣」,凌駕於軍機處之上。

    但是在實際上顧命八大臣的身份很尷尬,具體的說起來,他們雖然接收了皇帝的權力,但畢竟不是皇帝,處在一種半君半臣的境地。這樣一來,他們如果想要合法有效的行使自己手中已經掌握的權力,就必須與嗣皇帝和皇太后「合作」,因為嗣皇帝和皇太后畢竟才是「君權」的合法象徵,否則政出無名,就一切都是枉然了。更何況皇帝與太后還有兩件「法寶」,一是清朝祖制,皇帝的「權柄絕不能下移」,二是大行皇帝在此「法理」基礎上留給東太后與嗣皇帝的兩枚印章——「御賞」和「同道堂」。

    因為「贊襄一切政務」這句話是杜翰臨時加的,所以對於皇后、懿貴妃與肅順這幫人該怎麼分配權利,咸豐並沒有留下一個可行的方案。所以咸豐一咽氣,掌印人之一的懿貴妃(代掌同道堂),便挑頭和八大臣談了起來。懿貴妃的態度還是很好的,她並沒有損害八大臣的權益,只是想通過談判,讓她和皇后獲得應有的權利而已。但八大臣並不這麼想,他們一邊要用皇后和懿貴妃手裡的印璽,一邊又不想讓後宮干政。這種相互矛盾的想法一直困擾著八大臣,但是既然懿貴妃主動提了,那麼還是談一談的好。

    所以顧命八大臣與嗣皇帝和皇后之間,實際上就是肅順與懿貴妃之間不得不進行一場「艱苦卓絕的談判」。開始肅順等提出,凡「上諭」等重要文件,均由八大臣擬定,兩宮只管蓋章,不能作絲毫改動,這大概就跟所謂的「橡皮圖章」一個意思了。下面各級官員的升降任免等皇太后也無權干涉,所有奏章也不必送皇太后過目。這些東西不叫方案,而是*裸的欺負人,完全是按照咸豐「後宮不得干政」以及杜翰「贊襄一切政務」的思路來的,當然遭到懿貴妃的拒絕。懿貴妃和皇后也委屈,要是依著八大臣的意思,她們倆完全就是擺設,那咸豐還給她們留印章幹什麼,全讓肅順做主就是了。.org既然咸豐給她們留了印章,他們就得行使相應的權利。

    八大臣的方案就是扯淡,唯一能當中間人的果興阿,又聲稱自己傷心咸豐龍御上殯已經哭出病來了,躲得遠遠的。所以八大臣與兩宮的談判,陷入了僵局,時間也越拖越久。當然了對於圖謀幹政的懿貴妃,肅順也沒慣著,第一天的談判不歡而散之後,他就給了懿貴妃點顏色看看。同時也利用這一招,分化了一下皇后和懿貴妃,往她們之間摻了點沙子。

    懿貴妃是第一個跳出來要權的,談判過程中也屬她態度最強硬,所以肅順等八人把懿貴妃當成了出頭鳥。一開始就制定了一個方針——即尊崇新皇帝的嫡母(咸豐皇后),抑制生母(咸豐懿貴妃),這在咸豐皇帝駕崩的當天就體現出來了。本來新皇嗣位,則皇考(即父皇)生前的皇后以皇考元配的身份,固然應該立即尊為皇太后,而母憑子貴的新皇生母,也應該同時尊為皇太后,這就是所謂的「兩宮並尊」。而剛剛被懿貴妃拒絕了所有提議的八大臣,卻偏偏在這上頭耍了個花招——咸豐皇帝駕崩的當天,就以嗣皇帝的名義傳旨:「鍾粹宮皇后晉封為皇太后」,等到了第二天才又傳旨:「儲秀宮懿貴妃晉封為皇太后」。雖然也算是「兩宮並尊」,但在時間上卻有一日之差,以示嫡庶終究有別。在這一天的時間裡,皇后已改稱為「皇太后」,而懿貴妃卻只能「循例」稱為「懿貴太妃」,仍居「妃位」而非「後位」,大大的噁心了懿貴妃一把。

    這一招的確非常厲害,對平生極要面子的懿貴妃打擊非常大。以至於後來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之時,明明慈禧太后決定了的事情就已經是「板上釘釘」了的,在手續上卻仍然不得不徵得慈安太后的同意後才能生效。甚至時不時的還有些大臣還說出「如今雖是兩位太后,當初(指咸豐皇帝在生時)卻只一位皇后」這樣對慈禧幾近侮辱的話來,無形中使得慈禧的威權受到極大的損害。當然後來懿貴妃也因為這事恨毒了肅順,為將來肅順的死埋下了伏筆。


    在兩宮皇太后的稱謂上,則援用前明神宗萬曆年間「兩宮並尊」的故事,稱新皇嫡母為「母后皇太后」、生母為「聖母皇太后」。又因母后皇太后住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東暖閣,故稱「東太后」,「聖母皇太后」住西暖閣,故稱「西太后」(此時尚無「慈安、慈禧」名號)。

    咸豐的遺體在華麗異常的棺槨里停著,盛大的葬禮在按部就班的舉辦著,但是不遠的地方,八大臣和兩宮太后的唇槍舌劍也一直沒有停歇。本來肅順不至於這麼被動,他可比西太后厲害多了,但是架不住他的豬隊友實在太坑。咸豐生前一再強調不可以讓後宮干政,但卻把大政的決定權都給了後宮,他自己精神分裂也就算了,可憐的肅順也被他連累了。「贊襄一切政務」這事,兩宮太后知根知底,他們如果拿這六個字說事,等於自己抽自己的嘴巴。必須得到印章的八大臣,只能在談判中步步退讓,儘可能的減小損失。但是他們雞毛蒜皮掰扯到第三天的時候,杜翰忽然發現,這些天大家都忙著算賬了,他們忘了一件大事。

    清沿明制,凡皇帝駕崩後,在沒有「恭上」廟號、諡號之前,為了區別於「今上」(新皇帝),統稱「大行皇帝」,皇太后皇后也是如此。而當大行皇帝初崩之時,皇太子還沒有正式登基,更沒有年號。但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一般等皇太子在大行皇帝的靈柩前即位之後,即稱之為「嗣皇帝」(意思大概和「准皇帝」差不多),其實嗣皇帝只不過是接收了皇帝的權力,嚴格講起來其身份仍然只是皇太子而已,因為此時他還沒有正式在太和殿舉行登基大典。但是這嗣皇帝靈前繼位這一步是不能少的,不然就等於沒有皇帝了。

    不過這些天,八臣和兩宮太后一直在忙著談判,具體負責典禮儀制的禮部官員又大都在北京,所弄出了一個貽笑千古的笑話。八大臣既未在咸豐皇帝駕崩的當天(也就是七月十七日)立即奉皇太子於柩前即位,卻從七月十七日咸豐皇帝駕崩當日,就已經開始以「新皇帝」的身份下「上諭」,而且稱「朕」,晉封嫡母(咸豐皇后鈕枯祿氏)和生母(懿貴妃葉赫那拉氏)為皇太后。從法理上講起來,由於八大臣的疏忽,在這三天裡,大清王朝應該是處於一個「沒有皇帝」的時段里。

    雖然想起來的時候,就已經晚了,但總比一直忘著強。談判只能緊急叫停,大夥又忙活起了靈前繼位。咸豐十一年七月二十日,內閣再頒「喜詔」,宣布皇太子載淳秉承大行皇帝遺命,即位為嗣皇帝。直到這一天,大清才算有了新的皇帝。

    雖然只是個禮法問題,但是肅順等人還是一身的冷然,他們太大意了。這事可是有很大的政治風險的,萬一載淳的那個皇叔想不開,直接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理由,自立為君,八大臣他們的麻煩可就大了。

    有了這麼一個風波,在經過長達四天的談判以後,八大臣和兩宮終於達成了如下妥協:(一)奏章送呈皇太后御覽;(二)凡「上諭」皆由八大臣擬定,皇太后批准後蓋章,文首蓋東太后的「御賞」印,文末蓋西太后「同道堂」印,缺一不可;(三)任免高級官員,由八大臣提名,皇太后裁定;一般官員的任免,則仍由八大臣提名候選人,然後在皇太后的監督下,由小皇帝用類似「抓鬮」的辦法決定,先抓中者為正,後抓中者為副。雖然最後抓鬮這招有點扯淡,但這是小皇帝唯一能配合的方案了,不然六歲的孩子別說任免官吏了,字還認不全呢!

    兩宮與顧命八臣的權力分配,就這樣暫時確定下來了。儘管這對雙方來說,都覺得很委屈,但事實上此時已經形成「垂簾與輔政」兼而有之的局面。懿貴妃不僅要實惠,她還要面子,她想坐到帘子後面去。肅順死硬的堅守住了自己的底線,咸豐不許後宮干政,他是沒辦法了。但是面子上他還是要守住的,兩宮干政也只能以小皇帝的名義,絕不能坐實了兩宮參與政治的合法性。

    八大臣還於七月十七日大行皇帝駕崩當天,公布了一個由十人組成的「恭理喪儀王大臣」名單,大體意思就相當於大行皇帝「的治喪委員會。上諭為「著派睿親王仁壽、豫親王義道、恭親王奕訢、醇郡王奕譞、大學士周祖培、協辦大學士尚書肅順、尚書全慶、陳孚恩、綿森、侍郎杜翰恭理喪儀。」這十個人中,肅順與杜翰兩人原是八大臣「一夥」的主幹,自不必說,仁壽、奕譞、綿森本來就在避暑山莊,也不必說。剩下義道、奕訢、周祖培、全慶、陳孚恩等五位都在北京「留守」。肅順又耍了個「花招」,除命屬於自己的「鐵桿粉絲」陳孚恩「星速前來行在」外,其餘四位均「著在京辦理一切事宜,無庸前赴行在」。

    這個意思很明顯,就是不要恭親王奕訢已經恭親王一黨的人來承德,堅決不給奕欣在咸豐靈前四處串聯的機會。但是無端阻止大行皇帝的親兄弟到哥哥靈柩前一抒痛喪手足之哀,畢竟是一件於情於理都很難講得過去的事情。八大臣又不能把咸豐兄弟桌子底下那點事都給抖摟出來,只能是肅順再背了一次跋扈的惡名。



  
巨兔木木作品:  
類似:  長生天闕  神魂丹帝  大唐騰飛之路  車間傳  踏星  

加入書籤

書頁/目錄

搜"混血八旗"
360搜"混血八旗"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