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北元的最後攻略!(1 / 1)
(兩小時後覆蓋。)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遼王,遼王來了不納糧。
吃他娘,著她娘,吃著不夠有遼王。」
歡樂的歌曲在昆明的街頭響徹著,那些孩子們最近唱的最多的便是這一首歌了。
而老百姓們對於這一首歌也是挺陌生的,至於歌曲是怎麼流傳起來的,大家也不是很清楚,但唱的內容倒是挺貼切的。
自從遼王殿下來了昆明以後,他們不僅種上了土豆玉米番薯,就連稅務都免了三年。
這可不是如同歌曲上唱的那樣了嗎?
大家的心裡自然都是非常的高興,而李二的心情也甭提有多開心了,活了這麼大,還是頭一次遇到免稅這種好事情的。
而更好的事情還在後面呢,除了免稅之外還有各種各樣高收成的農作物,遼王殿下居然還打算在昆明城辦學校。
如果說之前李二,還對於大明的遼王朱啟,有很多的疑惑和疑慮的話,那麼現在他對於遼王殿下那就是百分百的信任了。
以前辦學校,自己沒準還要考慮考慮要不要送孩子去。
不過現在一聽到遼王殿下要弄學校,立馬打聽第1件事就是這學校收不收人,什麼時候開學等等。
而有關於學校的事情也並不是什麼機密,那些錦衣衛們早就已經在大街上開始宣傳起來了。
這學校自然也和遼陽城的差不多,有各種各樣的減免優惠。
總而言之,學校建立起來,主要就是為了普通老百姓服務的。
並非是給貴族們來上學的,而朱啟還是那句話,不僅僅是為了讓雲南的老百姓,對漢文化有認同感。
更重要的,還是為了以後的科舉考試做準備。
新式學校的教學內容,如果不儘快在全國推廣的話,那以後科學考試還考四書五經。
這錄用官員不還和以前一樣沒什麼太大的差別嗎?
自己這一套,可是現在非常先進的公務員考試的內容啊,不拿出去讓別人學一學可實在是太浪費了。
當然了,學校裡面最主要教的還是自然科學的內容。
李二自然不懂那麼多的,但是他也知道這學校是遼王朱啟開的,還有那麼多的優惠政策。
孩子到裡面不僅可以有機會減免學費,甚至還能夠打工賺賺錢。
李二現在對於遼王殿下那是百分百的信任呀,自然是不用多說,回去就把這件事情跟家裡人商量了一下。
他的老婆聽了之後也是一臉奇怪,沒想到竟然還有這種好事情。
再三詢問確定確實是官府衙門貼出來的告示之後,很快就想著讓自己的孩子也去嘗試一下了。
而他們的酋長說實話,心裡自然是想著村民們都圍著他轉,而不是去為著朝廷的。
不過他們的村長之前已經被喊去談話了,這個時候自然也不敢站出來多說什麼。
這是離的昆明近,所以大明朝廷對他們的控制自然是強一點。
那些離的昆明遠的村子可就沒有這麼好控制了。
有一個村子就在山裡面那村長,雖說看不懂遼王殿下的這一番操作,但也知道遼王殿下,是為了要收取民心。
如果真的讓那些村民的孩子們都去讀書的話,恐怕久而久之自己這個村長也沒什麼威信可言了。
所以這些離得遠的村子的村長,也就是那些土司長官們,自然是想盡辦法的,阻攔自己村子裡的那些人去跟大明的朝廷這邊多接觸。
而那些村民們,就算是覺得遼王殿下非常的有本事,但因為自己村長的緣故,他們也不敢直接忤逆村長。
只能夠眼巴巴的瞅著那新建起來的學校,自己的孩子卻不敢去報名。
而朱啟如果默許發生這種事情發生的話,那就不是他了。
而對付那些村長的方法也是非常的簡單,只要不是靠近大山的直接武力平推就好了,而那些方便逃跑的就不一樣了。
直接去武力平推的話,搞不好就打出矛盾,打出火花來了。
到時候再想要解決這些矛盾,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真要是死了幾個人可就沒那麼容易談和了。
就算是看你大明給他們減免稅務,但那點稅務和人命比起來還是無法相比的。
所以朱啟只能對那些方便逃跑的村寨,使用懷柔的政策。
說白了就是大量的金銀珠寶送給村長,讓村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那些村民們來昆明或者附近最大的學校接受教育。
而只要能夠把他們的孩子弄出來去上學,接下來的事情就非常的好辦了。
經受過學校的教育之後,自然不會像現在這樣,難以溝通了。
不過也難免會有一些村長,就算是給錢,也不樂意讓自己的村民到學校里去學習的。
遇到這種情況那就沒什麼特別好的方法呢,只能夠讓錦衣衛,私下打探里有沒有什麼把柄,或者能夠突破的突破口了。
不過這些只是最基礎的事情,而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央朝廷對雲南本地控制力弱的問題,就只能夠從制度上下手了。
畢竟現在憑藉著朱啟個人的威望,在這裡壓得住,但朱啟一走又怎麼辦呢?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確立一個更好的制度,而朱啟也知道最好的制度就是在當地設置政府部門。
現在的大明最多把政府部門設置在鎮子上,而到了鄉村一帶完全沒有任何的政府組織機構了,這是肯定不行的。
如果沒有派遣過去的政府組織機構,也就是所謂的村官的話,那朝廷的聲音根本就達不到基層。
而想要建立起政府組織機構的話,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的。
起碼那些村莊的村長,也就是土司官員們,可不會輕易的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所以只能循序漸進的來了,那些願意投靠大明的,先從他們那裡開始將基層給投入進去。
至於其他不願意的,那也只能硬著頭皮跟他們開戰。
總不能處處都想著懷柔,那也是不現實的事情。
而朱啟在雲南這段時間,別的事情也不干,就是要挨個的把那些不願意服從的村莊給找出來,把土司首領給幹掉,然後派遣流官去進行管理。
這期間也要儘量避免和村民們直接進行衝突,所以暗殺就成了朱啟最佳的選擇了。
雖然聽上去好像有點殘忍,手段不乾淨的樣子,但真正做起來的話,朱啟也是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
畢竟這都是為了大明的未來要殺幾個吐司首領,朱啟還是完全不會在乎的。
而那些已經被大明控制的村莊,則是儘快安排基層的官員過去進行管理。
當然了,除了安排基層官員過去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百姓們的自我管理。
這村莊不同於城鎮,城鎮的人口多的可能上萬甚至上10萬,但村莊來來去去也就那兩三百人,連五百人都不到。
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每個村莊都去安排一個官員在村子裡呆著,對於大明現在的財政自然是沒什麼問題。
但主要的問題,這樣的情況,會讓那些官員們迅速腐化。
沒有制度上的牽制,派遣到村莊的村官,幾乎就相當於土皇帝一樣。
所以朱啟打算派遣村官是一方面,村官手底下幹活的人,必須得是村民自己選出來的才行。
這樣兩方牽制之下,村官也不可能無腦的為所欲為。
那也得看手底下選出來的那幫人願不願意聽話呀。
真要是鬧的僵了,按照大明現在的法律,直接把你村官綁了送到城市裡上告。
那都是沒有半點脾氣的,要知道朱元章這暴力的脾氣,可是不跟你說實話的,只要是老百姓舉報上來的。
一旦查實之後連皮都扒了,掛在衙門門口也不是一個兩個了。
就在朱啟大力推廣基層村官的制度的時候,在朝廷也有一些不理解的人開始說話了。
他們不理解的,自然就是朝廷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功夫,去村莊派遣官員。
要知道總數不過兩三百人,就要派一個官員去管理。
每年都給他發俸祿的,這樣的壓力可是非常大的。
如果全國各地都這樣的話,恐怕俸祿還不夠給這些基層官員發的。
最主要的是,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村官們,一個人管兩三百號人有什麼意義。
他們不知道,但朱啟卻很清楚,皇權不下鄉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到了後期士紳獨大,底層也就是這些士紳了,跟朝廷關係就沒什麼大用處了。
你看明朝後期,那些士紳可不就是親手把大明給葬送,然後請了一個愛新覺羅回來嗎?
底上的人換了一批又一批,這些士紳依然在底層作威作福,可曾見到換過任何一個人。
而朱啟要乾的,就是把這些最底層,牢牢掌控著的士紳,給連根拔起,換成朝廷官方的人。
這自然又在朝中掀起了一片聲討之聲,不過朱元章早就已經聽朱啟說過皇權下鄉的重要性。
他是一個非常有理想有夢想的皇帝,自然也明白這其中的關鍵所在。
不會聽那些無知的大臣們所說的話,而聽到那些人反對在村莊派遣村官的事情之後,朱元章心裡也更加堅定了,要改革科舉這一個事情。
如果不改革科舉的話,以後招募上來的,可不就還是這一批短視的人嗎?
如果不是現在,大明還需要這些人架起一個骨架子來管轄的話。
朱元章真想把他們一個個的全都給撤職換掉,不過這也是想一想,他們也並非是一無是處的。
起碼他們在工作上已經非常的熟練了,只是在眼界方面,並不如朱啟那樣的開闊而已。
真要是現在選拔一些新的人才上來,還不一定有他們能幹呢。
朱元章也很明白,所以並沒有對他們太過為難,只是將他們的爭論壓下去之後,繼續讓遼王朱啟放手去干就好了。
不過這件事情,也只是少數幾個大臣在提出反對意見。
其他大部分的人其實都並不是很在意的,因為現在大明朝廷有錢呀。
而至於這些錢哪來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可不就是遼王殿下通過關稅賺來的嘛。
而之前開邊貿也不少人反對,結果呢,現在邊境貿易的好處已經完全體現出來了。
光是靠著邊境貿易吸引過來投降的草原部落酋長,就已經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幾十個之多呀。
你要想想以前這些草原上的部落酋長,可得是叫嚷著要和大明拼命的。
現在卻是哭喊著要來投降大明,可不就是遼王殿下的功勞嗎?
不僅如此,草原上現在已經鬧起了饑荒了,就是因為遼王把草原上的糧食,全都用一大籮筐的鈔票給買了過來。
草原上那些人,拿著鈔票和各種各樣的鐵質金屬,卻完全不能當飯吃
。而他們想從大明這邊買糧食的話,大明這邊管控的非常嚴格,壓根就不給啊。
就算是想要買,那也得花金銀珠寶過來花大價格才能買回去。
而每次賣過去的那些糧食也僅僅是維持著,他們不被全部餓死僅此而已。
雖然也因此有很多的草原部落啟兵要來搶劫大明這邊,不過大明這邊的武力,可不是他們能夠隨便弄的。
自從遼王殿下發明了更厲害的鎧甲和武器,以及改良了火器之後。
現在草原部落簡直就是被大明正規軍給摁著打,即便王保保那邊已經意識到情況的不對勁,並且加緊時間開始彷制大明這邊的武器。
並且了解大明,這邊是用何種方法來製造新式的鎧甲和兵器的。
但這種技術性的東西又豈是短時間內能夠學得到的,即便是別人那邊用足了力氣,朱啟估計在10年之內這些技術他們也是學不會的。
當然要把這些技術給完全藏起來,也是不太現實的事情,技術終歸是會傳播的。
只是要看時間長短罷了,不過北元恐怕活不到那個時候了,朱啟估摸著也就這兩年的時間,恐怕就要經歷一番大的變故。
這北元已經鬧騰不了多長時間了。
他的羽翼都已經被斬斷了,連雲南都已經被收回。
恐怕要不了多久,朱元章就要對他下手了,而歷史上也差不多是這個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