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七章 道統之源,聖人法則(1 / 1)
「所謂軟體,就是道統了。」
道統最核心的就是一套可以普及的修煉體系。
要想研究出一套可以普及的修煉體系,之前的幾大修煉體系就不得不深入研究了。
「就從最近的文武之道開始。」
離的越近,資料和樣本越多,研究起來就越方便。
注意是方便,不是容易。
其實要按難易程度的話,就要反過來,順著歷史的脈絡,從元武之道開始了。
只是,歷史越久遠,留下的資料越少,修煉的人也越少。
而且,就算現存的其它體系的修煉者,所修煉的也被篡改了好多,早就已經面目全非了。
這點,文聖做的最是光明正大了。
「其實,越往後的修煉體系,越容易受到前面修煉體系的影響,畢竟,新的修煉體系,本身就是在舊的幾大修煉體系的基礎上完成的。」
只看文武之道,裡面就明顯蘊含有幾大修煉體系的顯著特徵。
比如龍武之道的觀想圖,丹武之道的金丹等等。
「先拋開其它幾個體系的影響,只關注文武之道特有之處和創新之處。」
至於文武之道中其它修煉體系的內容,等研究到相應修煉體系的時候,再綜合考量。
通過這種分隔,就將難度最高的文武之道變成最簡單的修煉體系了。
還是自己研究的一慣作風。
先易後難的原則,不可變。
「文武之道的核心是道文,這個我已經有了深入的研究,可以略過。」
道文是大道之鑰,可以說是人族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若是沒有道文,人族想要研究大道,就只能通過天賦神通了。
可是我們人族的天賦神通是後天獲得,數量少,品質差,還大多殘缺不全,神通不顯,和妖族相比,我們差的不是星半點。
而道文繞過了神通這個被稱為大道之種的限制,直接用鑰匙打開了大道的大門。
這點上,就算是秦翌,也敬佩非常。
「文武之道,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可以通過讀書明志,凝聚武道意志。」
這點,秦翌以前是非常不能理解的。
若是武道意志這麼簡單的話,那麼早就被發現了。
畢竟,雖然是武道世界,但是歷史上也不乏讀書特別好的人。
可是,在文武之道誕生之前,歷史上可從未出現過因為讀書好而凝聚出武道意志的人。
不過,真正的成就聖人之位後,秦翌才真切的感知到了聖人之威,才明白了其中的玄妙。
秦翌抬頭看向代表文聖的書簡模樣的聖人法相。
「文武之道之所以可以做到讀書明志,應該就是文聖以聖人法相確定道統,顯化出的威能吧。」
秦翌突然想到了什麼。
「法相,不會就是文聖通過對聖人法相的觀察,命名的吧?」
還真有可能。
秦翌形容當時看到聖人法相,第一感覺就是聖人法相。
「不行,不行,法相被文聖用了,在這裡容易產生歧意。」
要改名。
「既然不用『法相』,那就用『道果』吧。」
他們代表了一個個的道統,每個道統其實就相當於人道的大道。
人道的大道,與天道的三千大道相對應。
天上的聖人虛影顯示的是已經發生的事的結果,就比如他的聖皇虛影中又多了朵白蓮虛影,就是他將白蓮納入修煉體系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後的顯化。
「『道果』也不形象,『道果』只顯示出了結果,沒有顯示出其作為道統之基的作用。」
從文武之道以「讀書明志凝聚武道意志」就可以看出,這種對人族的影響力有多強。
完全可以稱之為「言行法隨」。
只是這個「法」,對應的只是人族,只是修煉體系罷了。
「改為『果位』好了。」
這個位字,體現的正是聖人位格的作用。
「若是還不形象,就直接叫『聖人法則』好了。」
秦翌突然反應過來,自己又犯了之前常犯的糾結於類似起名這種微末之事而忽略了研究主題的毛病。
「所以,我開創屬於自己的修煉體系,最重要的就是確定什麼『聖人法則』?」
這個聖人法則即要和修煉體系相契合,又要極大的降低修煉難度。
秦翌心中已經有了幾個答桉,不過,還不急,研究才剛剛開始。
「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
秦翌很快又理智的察覺到了聖人法則的弊端。
「就像文武之道,成也『讀書明志凝聚武道意志』,敗也『讀書明志凝聚武道意志』。」
所有修習文武之道的武者,一生都被困在了當初立下的志向中。
一生都在實踐它,稍有差池,武道意志就會受創,甚至崩潰而死。
秦翌的老師,就是這麼死的。
「武道意志這麼脆弱,這麼容易受傷甚至崩潰,這在其它幾個道統裡面是非常罕見的。」
秦翌相信,世家應該早就發現這個弊端,應該有秘法可以緩解這種情況。
要不然,他的老師也不可能在仕途受創後,還可以堅持那麼多年,才武道意志崩潰而死。
「應該是類似催眠的神魂秘術,不過,在老師修煉神魂,達到神魂出竅境界時,這個神魂秘術的催眠效果大幅減弱,甚至消失,這才……」
直到此時,秦翌才後知後覺的推演出了當年老師武道意志崩潰的全部真相。
「意識維度太高了,聖人果位可以達到意識維度嗎?就算達到了意識維度,它就可以修改同為意識維度的武道意志的規則而沒有反噬嗎?」
秦翌相信,文武的初衷絕對不會是這樣的,絕對不可能為文武之道留下這麼大一個破綻。
「我在確定聖人法則時,一定要規避這些錯誤。」
不能重複前者的錯誤,走上對方的老路。
「文聖最大的貢獻,就是開創出了法相境。」
法相是神魂和真氣結合的產生。
和秦翌的維度理論非常契合。
是升維的一個必要過程。
「文聖之所以可以做到這一點,應該就是文聖對道文的研究達到一定程度,藉助大道的力量,才能做到的。」
至於妖族,應該是藉助天賦神通達到的。
畢竟神道又被稱為大道之種。
就算到了領域境,神通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由此可見神通的強大之處。
而又由神通可以一窺大道之強。
「道文,我以前或許有些太過於自大,太過於篤信我自創的風水之術了,而忽略了道文的作用。」
道文,大道之鑰。
可是比神通更加接觸大道的存在。
「正好,我已經將道文和風水開始了融合,或許在這個過程中,我可以得到新的發現,取得新的突破。」
這個可以作為以後研究的一個重點。
「文武之道先研究到這裡,現在開始研究丹武之道。」
其實,對于丹武之道,秦翌更加感興趣。
對於此時的秦翌,也更加迫切。
「為何金丹擁有如此強的提煉金性的效果?」
這是秦翌不明白的。
金性的提煉速度過慢,也是此時困擾秦翌修煉速度最大的元兇。
「若是研究出其中的原理,或許,就可以解決我修煉速度過慢這一問題了。」
不僅僅是他,其它大部分法相境武者,都是受困於此。
秦翌感知著天上三大法相中的金丹,此時提煉金性的速度,感覺非常無奈。
明明已經到了法相境,可是凝聚金性依靠還是金丹,而且速度遠遠無法和金丹境時相比。
這一點,估計其它法相境根本無法察覺。
那畢竟是金性。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察覺的。
不過這個現象,的確異於常理。
沒道理,境界提升了,反而提煉金性的速度減緩了啊。
不過,也有例外,文聖。
「文聖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文聖當初可是早早的就達到了法相境圓滿。」
這個修煉速度,明顯不對勁。
畢竟,文聖本身就不是以修煉速度聞名於世的。
「還有丹聖,他又是如何發現金丹中的金性的?」
就算金丹可以通過聖人法則確定下來,可是,第一個發現金丹,第一個成就金丹的,總是丹聖吧。
丹聖是怎麼發現的?
丹聖的金丹又是怎麼凝聚的?
「我或許忽略了什麼,關鍵因素。」
秦翌盤坐在桃樹下,一邊用右手食指,敲擊著膝蓋,一邊回憶著自己看過的《丹聖實錄》和《文聖實錄》。
《文聖實錄》因為秦氏是學生的角度編纂的,所以記載的還不盡詳實,不過,《丹聖實錄》有一部分卻是丹聖親自編纂的,類似於回憶錄,裡面有些細節,是《文聖實錄》中沒有的。
就比如金丹這一塊。
「丹聖從藥院中發現一株神奇的靈藥,好奇之下將其入藥煉丹,最後成為一顆金丹,吞服下去之後,竟然在體內凝聚出了金丹。」
這塊描寫,是丹聖親自寫的。
丹聖此人早年一心放在煉丹上,暮年又一心放在神魂秘術上,寫《丹聖實錄》是家族給的任務,根本就沒有用心,隨便寫個一個回憶錄交了上去,還是家族後來根據他的回憶錄多方查證,進行潤筆,才有了他看到的《丹聖實錄》。
這點在《丹聖實錄》的前言中早有交待。
丹聖回憶錄中的內容,他們一個字也沒有刪,只是添加潤色。
甚至還專門的標註出哪些是丹聖親自寫的。
《丹聖實錄》編纂的非常嚴謹,這點應該是可以確定的。
「神奇的靈藥?藥院中……這個,怎麼有種很強的即視感,等等,這,這株靈藥,它不會是,天地靈根吧?」
天地靈根,應運而生,既然我可以擁有,為何別人不可能擁有?
「若是如此的話,那麼文聖……」
秦翌回憶著《文聖實錄》中的內容,突然想到了什麼,恍然大悟道。
「竹子,竹簡……」
是了,文聖當年酷受竹子,居住的院子就是在一片竹林之中,而文聖成名的武器,正是一卷神奇的竹簡,只是這卷竹簡在後來的靈潮之劫中遺失了。
「原來,我並不是特殊的,每個聖人都有伴生的天地靈根。」
只是,他們不像秦翌,不僅見證了天地靈根的誕生,更是直接以分魂融入天地靈根之中,現在,甚至要將天地靈根,融入修煉之中,成為他突破福地境最大的助力。
想到墨矩和人面蜘蛛對他的天地靈根的關注,秦翌搖頭失笑道:「或許,煉化靈根,將其融入修煉體系,才是正確的用法。」
而像丹聖和文聖這樣,將其煉丹制書,反而是暴殄天物。
秦翌積口德,只是在心裡轉了一個念頭,並未這些話宣之於口。
「天地靈根,應運而生,匯聚天地靈機,由天地孕育而成。」
天地靈機,本來就是擁有神奇的造化之能,再加上天地孕育。
「天地靈根,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金性的,而且自身就可以合成金性,隨著時間推移,不斷的成長,它們所蘊含的金性,只會越來越多。」
秦翌這時才反應過來,為何他凝聚第二元神,直接就是元嬰,凝聚第三元神,直接就是元神圓滿了。
「盤龍桃木誕生的時間太短,另外,分魂融入的時間也太短,分到的金性也太少,所以,才金性有限,只凝聚成了元嬰,而白蓮,則已經成熟,甚至臨死之前突破到了福地境,第三元神又是在白蓮元神中孕育而生,自然一凝聚出來就是元神圓滿。」
知道了金丹中金性的由來,這時秦翌也猜出了丹聖的聖人法則是什麼了。
「丹聖應該偷了一個懶,直接以金丹為樣本,確定了金丹境的修煉境界。」
而在聖人法則的演化下,自然就有了這神奇的現象。
人族,才金丹境,竟然就開始提煉金性了,而且,提煉效率還非常高。
不過,應該是有一個界限的,到了這個界限,雖然還可以提煉,速度應該也會慢下來。
恢復到正常水平。
這個界限是什麼?
應該就是金丹圓滿吧。
所以,突破金丹境後,金丹提煉金性的速度才會不升反降。
「丹聖這一偷懶,可是給我們這些後來者,出一個天大的難題啊。」
第四七七章 道統之源,聖人法則